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

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,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!

你的位置:活力健康域 > 心理活力域 > 活力领域 【03】倪海厦《伤寒论》视频文字整理——太阳病脉的诊断

活力领域 【03】倪海厦《伤寒论》视频文字整理——太阳病脉的诊断

发布日期:2025-02-10 16:37    点击次数:95

太阳病脉的诊断

脉的诊断归纳简单一点的话,张仲景认为:1、阳有病,不可以看到阴脉。2、任何病“当见阳脉”,一定要看到阳脉。这在临床时就能看得很明显,心脏病、感冒时最明显,处方一剂下去就知道。比如病人原来的脉很浮很大很数,或者是有结代(常常跳跳停一下),处方吃下去才一个礼拜,他来后还没有问他,一摸脉就已经改变掉了,只有经方才达得到这种立竿见影的效果,当然再配合一些针灸,效果更快。对于感冒,真的是早上吃了中午就好,快到这种程度。碰到有些人会隔日,为什么?因为他可能感冒的时候有些情志的问题,一边喝你的桂枝汤,一边跟他的先生吵架。或者是一边喝桂枝汤,一边担心她儿子,所以病没有完全好,要隔天。怎么知道她病完全好了?后面张仲景就写得很详细。很多人说看《伤寒论》不好看懂,其实张仲景写得很清楚,所以当你对脉有了这种基本的概念(我会慢慢在《伤寒》《金匮》中重复地跟诸位讲),这样你就不会弄错了。
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

当看到脉浮时,这个“浮”是在表,所以太阳病一定是初病,刚开始得的病,脉是浮的。“头项强痛而恶寒。”得到太阳病时,一定是后项、后脑勺这个地方得到的。诸位在学针灸的时候就知道,脑袋后面有风池、风府、风门,都是用风字来命名,代表脖子这个地方是最容易进来风的地方、最怕冷的地方。所以天气再冷,稍微缩一下脖子也就比较不冷。“老师,我不相信,我脖子后面就对着冷气吹。”结果一定是得重感冒,因为伤于寒就是从后面来的。大家不知道伤寒,因为张仲景当年也没有想到后世有冷气,所以要以此类推。天气很热,在外面的时候全身发汗,去夜市吃了生煎包啊又吃了烤香肠,身体很热,回来脸就对着冷气吹,当年张仲景也想不到还有冷气。现在是夏天,寒热之间变化这么快,结果第二天早上起来脸是歪的。脸部中风了后还在怀疑“我怎么脸部中风了?”没想他是头天晚上流大汗的时候吹到风。“寒则缩”,脸部一侧肌肉被拉到一边。张仲景就算没想到,但是有方子在那里,用这方子就好了,因为理论是一样。我们看汉朝的处方是按当时的情形开的,如果把处方统统了解了以后,即使变到现代的环境,处方还是照样可以适用。所以,我常常还是开经方来治疗面部中风,效果很快,然后再告诉他怎么来的,因为张仲景不会这样写,他怎么知道后世会发明冷气啊?但是所处环境只要一样,用到的理论就一样。所以在练经方时:第一,头脑里的观念要灵活,时代、朝代不一样,处方还是能通用。第二个是剂量的问题,等讲到时处方再讲。

365站群VIP

人会“恶寒”的原因:肺主皮毛,皮肤毛孔都是肺臓在管。“心肺之表为太阳”(这是《黄帝内经》的理论。)心脏不断地搏动产生的热,道理就像你的手如果不断地握拳、不断地屈伸就会产生很多的热一样,这个热要靠肺来制衡,肺是寒,“肺法象天幕”。这个寒跟心脏的热兑在一起,才能保持正常温度,就好像汽车引擎一定要有大小合适的水箱搭配一样,引擎太大水箱太小不行,水箱太大引擎太小也不行。人的肺和心脏是配对配好的,所以能保持恒温。

人如果一受到风寒以后,寒水停在那边不动,就会造成头项强痛:新的水不断地供应上去,旧的水还待在原地不动就会产生压力,痛来自压力,并不是来自发炎。因为新的水没有办法取代旧的水,新水和旧水同时不断地累积在里面,就产生恶寒、怕冷的现象,造成头项强痛。张仲景就把这几个主要的症状:脉浮、头项强痛、恶寒记录下来,这都属于太阳证的范围。

《伤寒论》的条辨就是说:在太阳篇出现的症状就是太阳症!不管身体里面的病是什么(可能是肺癌,可能是肝癌),都不用管,只要病人出现这个现象,就给他开太阳证的药就对了,不要去管里面的病是什么。

图片

365建站

反过来,病人原来是厥阴症,正常人的厥阴之气是按上图顺时针走,治疗后,厥阴变少阴,进一步变太阴,再变少阳,再变阳明,最后变成太阳证,就代表病人在痊愈中间。本来是太阳证,治疗后最终变成厥阴证,那就要检讨了。简单讲就是这样子。所以说中医真正最有系统的就是《伤寒论》。

现在大家知道“太阳之为病,脉浮,头项强痛,恶寒。”现在来个病人是哑巴(世界上总是有哑巴),一摸他的脉:脉浮。问他是不是头项强痛?哑巴不会讲(或者是小孩)怎么办?摸脉。还有怕冷,看他的动作:病人进来衣服穿得很厚包得好好的,你已经穿个短袖,还问他有没有恶寒就很笨了——一看就知道他恶寒嘛,所以不需要去问,当医生的一些常识一定要有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