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

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,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!

你的位置:活力健康域 > 活力健康域 > 心理调适 腰椎间盘突出中药方选编23篇

心理调适 腰椎间盘突出中药方选编23篇

发布日期:2025-04-06 20:03    点击次数:57

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发生在两个腰椎之间,或腰、骶椎之间的纤维环破裂,髓核突出,压迫坐骨神经,引起一侧腰腿痛者称之为腰椎间盘突出症,中医无此病名。根据临床表现,类似于中医的“腰脊痛”、“腰腿痛”等病的描述。本病好发于青壮中老年人,且男性多于女性,是临床常见病症。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腰椎经常受挤压、扭转等外力的损伤,腰椎间盘弹性变差,逐渐发生退行性变而易形成本病。

1.核归丸

【组成】核桃仁210克,黑芝麻210克,杜仲60克,川续断30克,骨碎补45克,木瓜30克,菟丝子60克,玄胡索30克,香附15克,当归60克。
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炼蜜为丸,每丸重7克。分装备用。

365建站微信二维码
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丸,每日服2次,用黄酒30毫升送下。连服100丸为1疗程。

【功能】补肾活血、理气止痛。

【主治】腰椎间盘突出症。

【附记】引自胡熙明《中国中医秘方大全》。郭大平方。用本方治疗腰突症15例,年龄14~51岁,病程1~14年,结果痊愈14例,显效1例。随访5~10年,均未见复发。

2.马钱散

【组成】制马钱子45克,麻黄30克,肉桂30克,全螺30克,乳香30克,没药30克。
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。
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克,每日服2次,温开水送服。用量宜由小逐渐增大,但不宜超过5克。

【功能】温经通络、活血化瘀。

【主治】腰椎间盘突出症。
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民间秘方治百病》。屡用有效。方中制马钱子有一定毒性:一要炮制合格,二要严格控制剂量。用药当细心,若发现有头昏、口麻等症状时即当停药观察,或解毒。

3.乌蛇蜈蝎散

【组成】乌梢蛇、蜈蚣、全蝎各20克。
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焙干共研极细末,和匀,分作16包(每包3.75克),备用。

【用法】口服。第1天服2包,以后每天1包,温开水送服。7天为1疗程。疗程间隔3天,再继服下一疗程。

【功能】搜风、通络、止痛。

【主治】腰椎间盘突出症。
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民间秘方治百病》。屡用效佳。

4.五虎散

【组成】地鳖虫9克,全蝎9克,乌梢蛇9克,穿山甲9克,地龙21克。
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。

【用法】口服。先水煎服,每日1剂,日服2次(早、晚分服)。待急性期症状缓解后,再服散剂,每次服3克,每日服2次,黄酒调服。

【功能】化瘀搜风、通络止痛。

【主治】腰椎间椎突出症。

站群论坛
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民间秘方治百病》。屡用有效。若同时配合按摩、牵引等手法综合治疗,可提高疗效。

5.复方马钱子散

【组成】地鳖虫720克,川牛膝720克,甘草720克,麻黄720克,乳香720克,没药720克,全蝎720克,僵蚕720克,苍术720克,生马钱子6000克。

【制法】散剂。将生马钱子置铁锅内,加水适量,慢火煮沸,8小时后取出,剥出外皮切碎,炒至呈均匀棕褐色,乳没除油质后,全部药物粉碎后,过100~120目筛后为细末,混合后装入胶囊,每粒重0.25克。分装备用。
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5~10粒,每晚前半小时服1次,温开水、黄酒各半送服。1个月为1疗程。

【功能】活血祛风、消肿散结、通络止痛。

【主治】腰椎间盘突出症、坐骨神经痛。

【附记】引自胡熙明《中国中医秘方大全》。郭晓庄方。用本方治疗40例,痊愈24例(60%),显著进步10例(25%),进步4例(10%),无效2例,其中随访2年以上25例。有效率达95%。本方乃民间治疗腰腿痛之验方。方中马钱子通络活血、祛风止痛为主药;乳香、没药、全蝎、地鳖虫搜经通络止痛;麻黄、僵蚕、苍术、牛膝祛风燥湿,强腰膝。

副反应及注意事项:按上法服药后,1小时内可见有头眩、脊背发麻或腰背肌群有紧缩感等症状,但反应较轻,无须处理,能自行恢复。如反应较重,腰痛剧烈,可饮白开水1碗或肌注苯巴比妥钠0.1克。服药后3~10天,多数患者自述腰腿痛略有加重,继续服用则逐渐减轻。部分患者于开始服药后1周左右时间,皮肤可有轻度瘙痒或出现粟米样红疹,数天后可自行消退。

治疗过程中,多数患者食欲及睡眠改善,未见其他副反应。有严重心、肝、肾疾患及孕妇忌服,服药量自小量(5粒)开始,每晚增加1粒,至服药后出现腰痛加重或腰背有紧麻感反应时,即不再增量,但服药量最多不宜超过10粒;服药后宜安静卧床,当晚不宜饮多量开水。忌用茶水送服药,服药期间,不宜做剧烈运动。病情完全缓解后,每晚可减服1~2粒,续服2~3周,以巩固疗效。

6。蝎蛇散

【组成】祁蛇10克(或乌梢蛇),蜗蚣10克,全蝎1克。
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焙干,共研细粉,和匀,分作等分8包,备用。

【用法】口服。首日上、下午各服1包,继之每日上午服1包。温开水送服。7日为1疗程。

【功能】搜风通络、除痹止痛。

【主治】坐骨神经痛、腰椎间盘突出症。

【附记】引自胡熙明《中国中医秘方大全》。陈三立方。本方对坐骨神经痛而致下肢麻痹、脉络拘急、疼痛难行者,有较满意之疗效。应用54例不同程度的坐骨神经痛患者,年龄21~65岁;病程3个月~4年。结果经过长期观察随访,均获得满意疗效。治疗期间停服其他药物。

7.蛇辛散

【组成】乌梢蛇12克,蜈蚣10克,全蝎5克,细辛6克。
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为极细末,和匀,分成8包,备用。

【用法】口服。首日上、下午各服1包,继之每日上午服1包,温开水渗黄酒送服。1周为1疗程。

【功能】搜风通络、散寒止痛。

【主治】腰椎间盘突出症。
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治疗82例,经用药1~2个疗程后,治愈80例,有效2例。总有效率为100%。

8.腰突丸

【组成】全当归60克,菟丝子60克,杜仲60克,川续断60克,鸡血藤60克,骨碎补60克,白芍药60克,延胡索45克,威灵仙45克,木瓜45克,细辛45克,狗脊45克,核桃仁200克,黑芝麻200克,广木香30克,香附30克,蜂蜜适量。
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过120目筛,炼蜜为丸,每丸重8克。分装备用。

【用法】口服,每次服1丸,每日服3次,取黄酒或白开水送服。1料为1疗程。

【功能】补肾活血、祛风通络、理气止痛。

【主治】腰椎间盘突出症。
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治疗66例,经服药1~3个疗程后,痊愈61例,显效4例,无效1例,总有效率为98.48%。

9.腰突胶囊

【组成】麻黄20克,桂枝30克,乳香50克,没药50克,制马钱子60克,地鳖虫40克,全蝎40克,蜈蚣40克,僵蚕45克,红花45克,桃仁45克,威灵仙70克,苍术35克,生甘草35克。

【制法】胶囊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过120目筛,装入胶赛,每粒重0.25克。分装备用。
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3~4粒,于睡前1小时服药1次,以黄酒或兑少量白开水送服。第一周服用3~4粒/日,无明显反应,增加至5~6粒,最多不超过7粒。1个月为一疗程。若疗效不显著,可停药5天,继服下一疗程。

【功能】祛风散寒、活血化瘀、搜风通络。

【主治】腰椎间盘突出症。
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,有人用本方治疗250例,结果:治愈203例;显效37例;有效8例:无效2例。总有效率为99.2%,治愈的203例中,1疗程治愈者81例,2疗程治愈者59例,3疗程治愈者40例,4疗程治愈者23例,治愈者经随访1~2年,均未见复发。

有严重的肝、肾疾患者以及孕妇者忌服。

10.桂附丸

【组成】制川乌10克,制附子10克,麻黄6克,细辛5克,桂枝10克,干姜10克,甘草6克。
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过筛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,阴干,贮瓶备用。
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9克,每日服2次,黄酒或温开水送服。1个月为1疗程。

【功能】温经散寒、通络止痛。

【主治】腰椎间盘突出症,症见腰脊冷痛,遇寒加剧,得温稍减,尿清者。适于腰脱而伴寒湿者。
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有效。

11.腰痛散

【组成】川芎、当归、赤芍药、桃仁、红花、鸡血藤、乳香、没药、五灵脂、香附、茯苓、枳实、泽泻、郁金、生蒲黄、制草乌各10克,三七粉1.5克。
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。
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6克,每日服3次,开水冲服。3周为1疗程。

【功能】活血化瘀、理气止痛。

【主治】腰椎间盘突出症。
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.屡用效佳。

12.腰突苁蓉散

【组成】制附子15克,巴戟天15克,肉苁蓉15克,乌梢蛇15克,熟地黄18克,桂枝12克,蜈蚣4条,陈皮10克。
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。
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9克,每日服2次,开水冲服,兑酒温服。半个月为1疗程。

【功能】补肾助阳、散寒止痛。

【主治】腰椎间盘突出症(虚寒型)。

【附记】引自《程氏医学笔记》。屡用屡验。

13.仙藤口服液

【组成】独活12克,党参12克,川续断12克,菟丝子12克,桂枝12克,仙茅12克,仙灵脾12克,狗脊12克,黑芝麻12克,桑寄生20克,鸡血藤20克,黄芪20克,青风藤20克,白芍药10克,甘草10克。

【制法】浓缩液。上药加水煎煮3次,滤汁去渣,合并3次滤液,加热浓缩成口服液。每毫升含生药2克。贮瓶备用。
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20毫升,每日服2次。2周为1疗程。

【功能】益肝肾、祛风湿、壮筋骨、除痹痛。

【主治】腰椎间盘突出症,日久不愈者。
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百病良方》.刘文臣方。屡用效佳。

14.透骨散

【组成】伸筋草20克,透骨草20克,路路通20克,当归20克,红花10克,乳香10克,没药10克,独活15克,白芷15克。
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为粗末,加适量白酒,以将上药浸潮润为度(含60~100毫升白酒),缝入方形纱布袋内,在锅内蒸40分钟,备用。

【用法】外用。取出后趁热敷于腰椎患处。为防药冷,温度降低可在药袋上加盖暖水袋以保持高度稳定,时间长久则效果更佳。每日热敷1~2次,每次30分钟。半个月为1疗程。

【功能】温经通络、舒筋活血、止痛。

【主治】腰椎间盘突出症。
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百病良方》。刘文臣方,经临床长期应用,效果甚佳。

15.二乌散
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

【组成】乳香10克,没药10克,麻黄10克,制马钱子10克,生草乌10克,生川乌10克,骨碎补20克,自然铜10克,杜仲15克。
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为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。

【用法】外用。用时每取此散适量,以陈醋调和成稠糊状,贴敷腰椎患处,以纱布、塑料盖好,胶布固定。每时换药1次。

【功能】温经散寒、活血化瘀、舒筋活络。

【主治】腰椎间盘突出症。

【附记】引自《外治汇要》(内部资料)。屡用效佳。若配合内治,效果更佳。

16.归泽散

【组成】当归尾12克,泽兰12克,赤芍药9克,川楝子9克,延胡索9克,制川乌6克。
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。
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6~9克,每日服2次,开水冲服。半个月为1疗程。

【功能】活血化瘀、理气止痛。

【主治】腰椎间盘突出症。
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屡验。若加用本散适量,醋调敷患处。每日换药1次。内外并治,效果尤佳。

17.寄生口服液

【组成】牛膝30克,川续断30克,桑寄生30克,木瓜15克,独活15克,桃仁10克,红花10克,肉桂5克,蜈蚣2克,全蚂2克。

【制法】浓缩液。先将上药前7味药加水煎煮3次,滤汁去渣,合并3次滤液,加热浓缩成口服液,再将后3味研末兑入,和匀即成,每毫升含生药2克,贮瓶备用。
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20毫升,每日服2次。3周为1疗程。

【功能】补肾活血、搜风通络,

【主治】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明显者。
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百病良方》。张存悌方。屡用效佳。

18.通络止痛膏

【组成】川乌30克,草乌30克,乳香30克,没药30克,当归30克,杜仲30克,川红花15克,苏木15克,延胡索15克,独活15克,肉桂5克,威灵仙15克。
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。

【用法】外用。用时每取此散30克,用白酒适量调为稀糊状,分别外敷于两手心劳宫穴和阿是穴(患部)。外以纱布包扎固定。每日换药1次。10次为1疗程。

【功能】祛风除湿、活血化瘀、通络止痛。

【主治】腰椎间盘突出症。

【附记】引自《手部疗法治百病》。程卧棠方,多年使用,颇具效验。

19.腰痛膏(一)

【组成】菟丝子150克,狗脊150克,杜仲150克,透骨草150克,伸筋草150克,苏木150克,川红花150克,秦艽200克,威灵仙200克,制川乌90克,制草乌90克,桑寄生100克,地鳖虫100克。

【制法】膏剂。上药加水煎煮3次,滤汁去渣,合并3次滤液,加热浓缩成清膏,再加蜂蜜150克,蔗糖150克收膏即成。贮瓶备用。
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5~30克,每日服2次,开水调服,白酒为引。1个月为1疗程。

【功能】补肾活血、祛风除湿、舒筋活络。

【主治】腰椎间盘突出症。

【附记】引自《临床验方集》。程爵棠方。多年应用坚持服用,效果甚佳。

20.乳乌止痛散

【组成】乳香30克,没药30克,川乌30克,草乌30克,当归30克,红花15克,桑寄生15克,独活15克,狗脊15克,威灵仙15克,川芎15克,肉桂5克。
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。

【用法】外用。用时取药末适量,用白酒或75%乙醇少许调为糊状,外敷腰椎病变部位,上盖敷料,胶布固定,每日换药1次,15次为1疗程。

【功能】活血化瘀、温经散寒、通络止痛。

【主治】腰椎间盘突出症,腰椎骨质增生。

【附记】引自《穴位贴敷治百病》。程爵棠方。屡用效佳。本方有毒,严禁内服。

21.腰痛膏(二)

【组成】吴茱萸、黑附子、肉桂、干姜、川芎、杜仲、元胡、苍术、独活、威灵仙、地鳖虫、全蝎、羌活、冰片各10克,皂角刺9克,川椒15~30克,细辛6克,红花、川牛膝各15克。
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过筛,贮瓶备用。

【用法】外用。用时每取药末30克,以生姜汁或食醋、黄酒调和成稀膏状,外敷于腰酸(双)和涌泉(双)穴上。上盖敷料,胶布固定,每日换药1次,10次为1疗程。

【功能】补肾助阳、祛风散寒、活血通络。

【主治】腰痛、腰椎间盘突出症。

【附记】引自《足底疗法治百病》。程附某方。屡用有效,久用效佳。

22.海马山甲散

【组成】海马50克,穿山甲30克,地龙30克,鳖甲30克,人参30克,三七30克,细辛30克,龙骨30克,血竭20克,樟脑20克,没药20克,朱砂20克,牛膝20克,熟地黄20克,莪术20克,全蝎20克,蜈蚣20克,马钱子20克,麦门冬20克。
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细末,过100目筛,和匀,贮瓶备用。

【用法】外用。用时每取药末20克,用蜂蜜调成糊状,贴于腰部病变患处,上盖敷料,胶布固定。每日换药1次。24天为1疗程。外治期间,不需配合服用其他药物。

【功能】滋补肝肾、舒筋通络、祛风散寒、收敛固涩。

【主治】腰椎间盘突出症。
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王欣方。用本方治疗500例,经用药1~2个疗程后,痉愈370例(占74%),显效67例(占13.5%),好转34例(占6.8%),无效29例(占5.8%)。总有效率为94.2%。治愈的370例中,1疗程治愈者121例,2疗程治愈者249例。

23.张氏黑膏药

【组成】威灵仙10克,熟地黄10克,乌梢蛇10克,独活10克,羌活10克,牛膝10克,穿山甲10克,当归10克,红花10克,元胡10克,全蝎10克,冰片3克,麝香1克。

【制法】膏药。上药按传统油性黑膏药的制法制备而成。摊膏,备用。

【用法】外用。用时将本膏药贴敷于椎体突出部位,每7天更换1次。10贴为1疗程。

【功能】温经通络散寒、活血化瘀散结。

【主治】腰椎间盘突出症。
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3。张其来方。用本方治疗1344例,其中:男656例,女688例;年龄16~83(平均39.8)岁;从事体力劳动者940例,非体力劳动者404例;病程0.5~41年。结果痊愈744例,显效448例,好转80例,无效72例。总有效率为94.64%。临床观察证明,在有效的1272例患者中有85%的患者1贴即见效。治愈的744例患者的治疗平均仅用8贴膏,即56天时间。治疗期间,不需卧床休息,还可适量做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。

制作传统黑膏药的八个步骤

1、浸泡:把处方里除细料以外的中药饮片,浸泡在预先准备好的香油中,药油比1:2为宜,以泡透为原则。

2、炸药:浸泡好的中药饮片及药油加热,不停搅拌,使药物受热均匀,先大火,后小火,直炸至枯黑,待所有饮片全漂浮在油面上,去渣滤净,剩下的就是膏油。

3、炒丹:把黄丹放入准备好的铁锅中,反复翻炒,除去黄丹中的水分。

4、炼油:将炸好的药油放入锅中,先武火,使油花由内向外泛起,再文火。待气体向锅周旋升,不时蘸取少许,滴入准备好的冷水中,滴水成珠。

5、下丹:下丹分火上下丹和离火下丹两种。离火下丹相对安全,丹油不容易外溢。一般按每500克油195克丹(16:7),还要根据四季不同,稍微略有不同,夏季丹要多点,秋冬丹少点。

6、去火毒:炼好的膏快速投入到准备好的冷水中,浸泡,每天换水一次,放置一周以上。

7、加细料:在融化的膏药中加入贵细药,如麝香、冰片等。

8、压制膏药:熬制好的膏药离火,用竹筷挑起,放于准备好的布上,以竹筷点纸布中心紧贴纸布旋转一周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